進入2025年,低空經濟領域融資持續火熱。1月15日,重載無人機企業北京航景創新宣布已完成數億元B 輪融資,用于生產制造基地建設以及產品應用場景拓展。 IT桔子數據顯示,1月1日至1月15日,低空經濟領域已發生7起投融資事件,金額共計近13億元。這些投融資事件都與低空飛行器相關,其中,5起所籌資金用于無人機的研發和生產。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目前全國20余個省市相繼發起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蘇州、廣州、北京等地的基金規模均達到了百億級,用于支持低空經濟的發展。 以北京航景創新的最新一輪融資為例,參與此輪融資的投資方就包括北京市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基金、山東產投資本海南和城航天產業基金以及和城新航山東低空基金。 1月16日,上海市政協委員陳凱在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一場專題會上表示,作為全國最早布局低空經濟的地區之一,上海已集聚全國70%民用航空體系專業人才、50%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創新企業。 他認為,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助力,建議上海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他說道:“目前上海在低空經濟領域缺乏政府層面的產業基金,對市場主體的資金支持力度不夠,一定程度上容易導致頭部企業外流?!?br> 陳凱還建議,以eVTOL為重點,加大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并吸引更多企業聚集在上海,提升產業競爭力。 “大規模資金支持,有利于無人機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升級,也有利于低空經濟商業化的加速推進。”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表示。 在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培育壯大低空經濟”。此前,上海已經實現了25分鐘從浦東“打飛的”到昆山,1小時從舟山空運海鮮到金山。 低空經濟產業鏈條長、應用場景廣、創新要素集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近年來,我國低空經濟領域已取得積極的發展成效,據測算,到2026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增長至萬億級別。 低空經濟涉及硬件、軟件和應用多個層面。除了目前業內聚焦的無人機行業之外,未來低空基礎設施建設、低空飛行服務等其他細分領域也有望受到資本青睞。 和城新航合伙人田玉博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和城新航資本一直關注航空航天方向,低空賽道是重點方向之一,例如具備無人機核心技術及全產業鏈生產制造能力的優質企業?!?br> 博華資本管理合伙人李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博華資本高度關注低空經濟賽道,正在加速進行涵蓋工業無人機、直升機、eVTOL的從上游零部件及整機制造、到下游低空保障和應用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