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冰城 】 近日,哈爾濱(木蘭)通用航空機場項目破土動工。自2013年木蘭縣啟動該項目,10余年間,經過多方論證、周密部署,哈爾濱“新機場”建設進入實施階段,該項目的建設標志著哈爾濱低空經濟發展向前邁進一大步。 以物流貨運為主 設計“低空+”五大應用場景 在木蘭縣建國鄉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數十輛大型工具車往來穿梭、忙碌作業,運輸車排隊進場裝載,將剝離的表土運送到指定存放點。哈爾濱(木蘭)通用機場建設指揮部主任張波告訴記者,該機場總投資2億元,主要建設一條長900米、寬30米的跑道,一條長136.5米的垂直聯絡道,設有8個機位和停機坪,兼顧直升機升降。截至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表土層剝離和場道土方工程施工,已累計完成投資6000多萬元。預計年末完成整個場區的土方回填、場地平整和飛行區場道工程基礎夯實。預計2025年末可建成,2026年投入運營。 哈爾濱(木蘭)通用航空機場項目建設方副總經理遲文民介紹,哈爾濱(木蘭)通用航空機場設計了“低空 智慧物流”“低空 應急救援”“低空 鄉村振興”“低空 智慧巡檢”“低空 公共服務”五大應用場景,以物流貨運為主,可起降7座以下小型客機,未來計劃打造低空經濟場景應用實驗示范區。 錨定低空經濟 競逐未來產業新賽道 記者從哈爾濱(木蘭)通用機場建設指揮部了解到,木蘭縣2013年初開始啟動該項目;2014年通過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機場場址審查;2019年由省發改委審批通過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省交通廳批復機場項目的初步設計,民航發展基金獲得批復;2020年批復土地征收方案;2023年10月完成民航部分飛行區場道工程和民航專業監理招投標工作。 2024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哈爾濱投用了平房機場、阿城山河實驗林場、冰雪大世界等一批直升機起降點,具備可覆蓋全市域的低空飛行體系。在哈爾濱抓緊布局低空經濟的“大棋局”上,哈爾濱(木蘭)通用機場成為又一關鍵“落子”。 “十三五”以來,我國推進通用機場“縣縣通”的市場條件和需求持續增大,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逐步成為“一帶一路”的必要連接和有力保障,通用航空在救援、勘探、播種、醫療、運動訓練等領域獲得空前發展。 近年來,作為國家重要的航空制造基地、全國首批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哈爾濱在無人機制造、通用航空服務、文化旅游、農林植保等領域發展突飛猛進,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低空經濟產業體系,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初步形成。 “通用航空將成為地方經濟增長的一個‘新引擎’,木蘭縣將錨定低空經濟這一新質生產力發力點,向天空尋發展,競逐未來產業新賽道。”木蘭縣縣長鄒永剛表示,木蘭縣的氣候資源、氣象條件、地形地貌為低空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當地要素完備的相關產業,也將依托“新機場”更好更快地完成聚合,助力哈爾濱經濟高質量發展。 曹華君 哈爾濱日報記者 羅彥坤 文/攝 本文來自【冰城 】,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