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3年低空經濟這個詞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中開始,有一段時間,我就認為“低空經濟不可能成功”。為什么?因為我從自己的專業和工作經驗中,理性的分析得出不可能成功這個感覺非常符合邏輯的看法。 隨著低空經濟和eVTOL產業熱潮不斷,不光是我,可能很多理性并更加專業權威的人都迷惑了,不可能的事為什么還這么熱?各級政府搶占風口,出臺各種政策招商引資,培育相關項目;投資人熱情高漲不斷投入大量資金,低空經濟和eVTOL相關產業鏈上企業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資發展。 為了解惑,我只有繼續深入學習,看看也許過一段時間冷靜下來之后可以證明我的分析是對的。可是,經過幾個月的深入學習,我卻得出了另一個結論:低空經濟和eVTOL產業的興起是社會和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積極發展低空經濟相關產業并把它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水到渠成的。由此我習以為常的觀念和認知被顛覆了。 想想,在傳統理念里,不僅是我,還有很多人都認為理性思維是破解問題的利器,我們努力學習知識,努力工作獲取更多的經驗和教訓就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理性,并且用這樣的理性思維對下一次出現的新想法、新點子、新路子進行思考分析,分析出它們的可行性。然而,理性思維的局限性卻讓我們只相信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對于已知之外的未知世界,它會主動懷疑并排斥。稻盛和夫在深受其害之后說:“再美好的想象之花,經理性的冷水一澆,也難免萎縮凋零,本來可以做成事也做不成了”。在個人生活中,當我們設定人生目標時,當我們雄心萬丈要開始自己的事業時,在經過千思萬慮之后,在借鑒了我們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后,我們彷徨退卻;很不幸的是很多時候,很多人被理性思維的不可能判斷永遠束縛在了起點。 于是我恍然大悟,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達成目標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開動理性分析的思維,得出了不可能的說法,而并不是它真的實現不了。就像低空經濟和eVTOL產業的發展,如果沒有在產業發展起點和初期那么多人的大膽樂觀的堅定,沒有那么多人堅信這個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沒有政府、投資人和那些初創企業堅信可以發展好低空事業,怎么會有現在這么多eVTOL整機廠的出現以及整條產業鏈欣欣向榮的景象,怎么會有在這個領域再次出現中國對歐美彎道超車的可能呢?如果在產業發展的開始階段,我們都用已知來預估未知的情形,有顧慮、擔憂的情緒縈繞著,繼而產生悲觀的判斷,那么可能我們就會失去發展低空經濟的先機,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我們可能在這個領域又失去話語權。 所以,我們這些認識到理性思維解決問題鋒利的人,也應該認識到理性思維的局限。在事業開始的時候盡量避開理性思維,至少在一開始的時候不要輕易對自己說不可能。低空經濟的發端也一樣最怕一開始就說不可能,但幸運的是,有那么多力量堅信它成功的可能,才有了低空經濟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成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可能。#媒體:低空經濟處在爆發前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