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023亞洲通用航空展11月23日—26日在珠海舉辦,為期4天的航展不僅將集中展示通用航空領域最新技術產品和成果,每天還將上演70分鐘的精彩飛行表演。此時此刻,歐洲“穿越騎士”飛行表演隊的4機編隊正在亞洲通用航空展現場的上空,為觀眾帶來精彩的特技飛行,我們一起去看看。 阿若拉:首款自主研制的運動型通用飛機 剛才我們看到了來自歐洲飛行表演隊“穿越騎士”的特技飛行。在本屆航展中,還有一支來自中國民間的飛行表演隊——“山河”飛行表演隊。這支表演隊由曾經駕駛過戰斗機的中國飛行員組成,駕駛的飛機也都是國產通用飛機。 總臺央視記者 吳天白:在我身后停放的20架通用飛機與飛行表演中“山河”飛行表演隊所駕駛的飛機是同款。這款飛機不僅動力強勁、性能出色,還是我國首款自主研發制造可用于飛行表演的運動型通用飛機。 山河星航首席專家 何清華:這個飛機是全復合材料碳纖維為主,在國內是首創,飛機操控性非常好。飛機每一張圖紙都是我們自己畫的,全面自主設計制造。 何清華告訴記者,在2005年的一個國際航展上,他首次乘坐了運動飛機,這讓他也看到了大眾飛行的未來市場。當年,回到國內的何清華立刻帶領一幫工程師開始研制運動飛機,只用了3年時間,首架“阿若拉”就完成下線,并在同年10月的珠海航空展上首次亮相。 山河星航首席專家 何清華:2008年第一次參加珠海航展,引起了小小的轟動,我希望有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制造的飛機在天上飛,現在算是實現了我這樣一個愿望。這個飛機明年會有一個升級版出來,除開它的外形、性能被提升了,在關鍵的設備自主(研發)的航電系統,也已經開始裝機了,運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來提升性能。 從第一次在珠海亮相航展,到15年后在亞洲通用航空展上與國際高水準飛行表演隊同臺競技,“阿若拉”一直在不斷更新升級。今年年底前,適配“阿若拉”的新一代發動機就將取得適航證,飛機能力也將大幅提升,為飛行表演隊完成更高難度動作奠定基礎。 多型號多種類 打造世界頂尖航空應急救援體系 在本屆亞洲通用航展上,不僅有性能優異的明星機型,還展出了多機型打造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這樣的救援體系是由幾型飛機組成的?又能完成哪些特殊任務呢?我們繼續來看。 在亞洲通用航空展的航空工業展區,一套多機型打造的應急救援體系展區引得觀眾紛紛駐足。展區由我國自主研制的“鯤龍”AG600M飛機、AC系列直升機和翼龍系列無人機等近20個型號布置,向觀眾展示了我國自主航空應急救援裝備如何成體系化完成任務。 航空工業集團民機國合部副部長 趙雷:舉個例子,航空滅火,AG600滅火機、新舟60滅火機加上AC313滅火機,有固定翼也有直升機。這樣多機種的協同,一個小時內大概能投70噸水,迅速把火情給控制住。當然除了滅火,還得偵察火情,要向指揮部匯報,協同來共同完成這個任務。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不僅能用來滅火,還可勝任航空救援、航空醫療、航空應急通信等四大典型救援任務。 航空工業集團民機國合部副部長 趙雷:發生大型自然災害如地震的時候,直升機可以發揮不受地面限制的作用,快速到達救援現場;固定翼飛機可以向災區投送物資,配備了專業的醫療設備,也可以對傷員進行緊急救助;無人機可以搭建臨時中繼平臺,提供圖像,可以發送一些信息。以通用航空為基礎,通過科技創新發展新技術和新構型,來推動整個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 來源: 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