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90年代末,莫斯科東南約40公里的格羅莫夫飛行研究院的一場慶祝酒宴上,格羅莫夫飛行研究院總顧問伊萬.莫斯科維杰列夫上將代表葉利欽總統宣讀了賀電,祝賀一位滿頭銀發的70歲老人駕駛完俄羅斯最先進的蘇-30戰斗機,大家稱他為涼粉諾維奇或蘇霍伊帕夏’,就是被俄羅斯空軍稱為“自己人”的中國空軍副總司令為主引進蘇一27戰斗機,引進蘇一27戰斗機是中國航空界的一件大事,讓中國航空工業一舉擺脫落后世界幾十年的困境,也讓中國空軍正式走向了攻勢空軍之路,而這個進程中發揮最大作用的就是這位有一半俄羅斯血統的中國空軍‘第二次現代化之父-林虎。 一:為什么采購蘇-27SK戰斗機 70年代,中國空軍最精銳的殲擊機飛行員一年才飛37小時,差一點的只有29小時,只有1.6%飛行員打過靶,大多數飛行員都沒開過炮,由于技術不熟練,63%的事故是操縱錯誤,蘇聯情報總局電子偵察作業發現中國空軍一直使用早已淘汰的模擬信號電臺,任務報文要通過口誦密碼通告飛行員,而且訓練科目越飛越少,無月光,有霧多云,云底高4000~5000米以下都基本很少起飛,塔臺對飛行員的提示經常是“注意修正航向!”“注意控制高度!”“控制進場速度和下降速度,太快了,拉起來,沒有對正跑道,拉起來復飛,一線部隊的飛行訓練已經下降連基本飛行都需要營、團級指揮員時刻提示的地步,一旦出現事故,飛行員,主官和地勤都要受到問責,在這種戰戰兢兢的情況下誰也不敢搞什么難度飛行,地勤也是毛病百出,人為引起的低級事故比比皆是,蘇聯情報總局一直很困惑很少有監測到中國空軍飛出海岸線100公里外,直到80年代初才搞明白原來是中國空軍沒有海上飛行導航能力,主要依靠羅盤,航空表和導航臺,根本飛不出海岸線100公里外。 1975年,中國空軍代表團首次來到法國,參觀考察了達索公司的幻影IIE戰斗機,中國空軍內部還一度為是否有必要購買120架這種即將退出法國空軍的戰機而爭論不休,引進技術的問題在于如何小心翼翼避開巴黎統籌委員會的禁運,為了不引起美國以及日本關注,中國只能選擇過時的幻影IIE戰斗機,盡量先提高全天候作戰能力,中國空軍十分清楚即使是過時的幻影IIE戰斗機,中國科研部門也很難在10年之內制造出來,尤其是火控雷達。空空導彈和機載導航系統可以用于改進中國殲-7飛機,但達索公司的技術部門認為很難,幻影IIE戰斗機的西諾拉機載雷達根本裝不上殲-7飛機的小機頭,達索公司滿足不了中國人的需求,折騰幾年后1979年,達索公司希望把法國空軍剛剛裝備的幻影2000戰斗機賣給中國, 中國空軍喜出望外,立即在1982年派出空軍副參謀長和頂級試飛員組成的專家組趕往巴黎,參觀了達索公司車間和幻影2000戰斗機各個部件,然后中國試飛員葛文墉在法國試飛員米多陪同下在馬賽附近的伊斯特爾試飛基地試飛了幻影2000戰斗機,中國空軍對幻影2000戰斗機可以說是相當滿意,為了刺探法國政府銷售幻影2000戰斗機給中國,蘇聯駐法空軍武官弗拉基米爾·庫利克大校在格魯烏局長伊瓦舒京嚴令下搞秘密行動,法中的談判桌上的話能在數十分鐘后就傳到蘇聯,不過弗拉基米爾·庫利克很被被驅逐出境,美國也通過外交途徑勸說法國不要銷售幻影2000戰斗機給中國,但法國看錢份上拒絕了,但是中國沒多少外匯儲備,只能要求優惠價格和易貨貿易沖抵貨款,法國不肯讓步,談判一直僵持到1986年,時任法國總統德斯坦在美國壓力下終止了這項合作, 中國空軍高級代表團在從法國返回時途經莫斯科,蘇聯派出馬羅科夫空軍中將接待,提出蘇聯期望恢復與中國的合作,建議中國考慮購買蘇聯的米格-29戰斗機,代表團回國后,在國防部長阿赫羅梅耶夫元帥的支持下,蘇聯進一步提出可以出售蘇27戰斗機和幫助中國建立生產線。,1988年5月下旬劉華清上將主持召開未來15年空軍發展會議,會上激烈爭論是否采購米格-29飛機改善破敗不堪的空軍,支持一方認為國內工業基礎薄弱,,航空工業生產的殲擊機質量差,引進可以盡快在3到5年內形成戰斗力, 反對一方認為,引進耗資巨大,中國很難一下子拿出幾十億美元,而且還有維護保養等一大堆問題。尤其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對于當年蘇中關系破裂后發生的事情記憶猶新。況且當時中國的經濟狀況遠不如今日怎么強盛,動輒拿出幾十億美元來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作為主管裝備發展的空軍副司令林虎認為引進和自研不相對立,但米格-29作戰半徑太小,4200升的機內載油量從發動機開車到爬升至12000米要消耗掉620公斤燃油,返場著陸和預備又要380公斤,作戰半徑僅710公里,要覆蓋中國這樣遼闊的國土必然需要龐大的數量和大量的機場, 中國為了這個缺陷花費了二十多年研制的殲-8型遠程殲擊機,另外米格-29是前線殲擊機,設備簡陋,制造工藝差,航電還不如中國從英國馬可尼公司引進用于殲-7IIM殲擊機上的好,林虎提出將2月定型準備采購1000架的殲-7-3殲擊機大幅度削減到50架,會議休息期間劉華清問林虎:殲-7-3殲擊機國家投了3億人民幣,成都飛機公司還墊了幾千萬,大幅度削減會挨罵的,林虎說:“買上幾百架大家都開心,但發生戰爭空軍將面臨的是大量敵人第四代飛機,到時就不是挨罵的問題了,不過考慮到成都飛機公司實際情況才下一些訂單”,劉華清表示同意,會后林虎親自飛到成都宣布停止生產殲-7-2飛機,但支持換裝帶前后緣機動襟翼的雙三角翼和現代化航電系統的殲-7E項目用于出口, 1990年6月30日,軍委開會研究后,決定購買蘇-27SK戰斗機,林虎對于蘇聯經濟狀況了如指掌。深知身陷危機的蘇聯為了錢是不會拒絕任何訂單的,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引進航空航天科技,1991年3月22日上午,蘇-27單座戰斗機、蘇-27UB雙座戰斗/教練機、米格-29單座戰斗機、米格-29雙座戰斗/教練機、蘇-25對地攻擊機、蘇-26運動機以及安-72短距起落運輸機在北京南苑機場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蘇霍伊設計局首席試飛普加喬夫駕駛蘇-27戰斗機表演了由他本人首創的“普加喬夫眼鏡蛇”特技動作, 不久中國正式簽訂了購買合同,1992年5月,劉華清上將在華北演習中觀看正在地面集結的裝甲部隊,兩架剛從俄羅斯購買的米-17直升機正在頭上飛過,劉華清上將和坐在對面的陸航局局長王守仁說:林副司令下個星期去俄羅斯,預計下個月初交機,俄羅斯和他的意思都是一次解決一個問題,王守仁回答這家伙看見蘇-27就兩眼放光,干脆在俄羅斯常駐算了,劉華清回答說老林恨不得一口氣弄個200架蘇-27回來,不過要一一步步的來,這些事情毛躁不得。 二:蘇-27SK戰斗機來華 1992年6月27日是個平平無奇的日子,但這一天是中俄空軍的轉折點,凌晨1時50分,位于莫斯科巴拉什欣區黎明鎮的空軍防空中央指揮所指揮中心大廳上,是一張比例是二百萬分之一的中國東部的航空地圖,看著地圖的俄羅斯空軍總司令彼得.德伊涅金上將拿起電話,給還在莫斯科列寧格勒大街41號等待的國防部長葉夫根尼.沙波什尼科夫空軍元帥打去電話:“通道架設完畢”,葉夫根尼.沙波什尼科夫問:您能保證通道可以安全傳送我們的‘特殊貨物’嗎?,彼得.德伊涅金回答:一切都已進入實施階段,但一直反對這件事的前國防部長帕維爾.格拉喬夫大將得知知道了今天的事情會怎樣,葉夫根尼.沙波什尼科夫只是笑了笑,掛上了電話。凌晨6時30分,俄羅斯國土防空軍航空兵司令伊萬莫斯科維杰也夫上將在在軍區副司令謝爾蓋.伊萬諾夫中將和軍長謝爾蓋.米洛諾夫少將陪同下來到后貝加爾軍區“鐮刀錘子-馬爾基”機場,進入第23前線航空兵集團軍第120殲擊航空兵團的塔臺空勤餐廳。 莫斯科維杰也夫上將對餐廳中的軍官們說:再過一會你們將駕駛12架蘇-27SK戰斗機飛往中國,成為20年來第一批駕駛戰機進入中國領空的人,幸虧不是去打仗,你們順利把‘藍色閃電”安全送到后,中國同志會用美味可口的中國菜和以前只有政治局委員才能喝到好酒招待你們,但是如果把事情搞砸了就發配到邊遠地區去,莫斯科維杰也夫上將接著走向停機坪,停機坪12架來自阿穆爾共青城加加飛機制造的全新蘇-27殲擊機停在停機坪上,已經做好了起飛前的準備, 同樣在凌晨6時30分,位于北京海淀區羊坊店路一號院的中國空軍司令部里,空軍司令王海上將興奮喜悅地等待著,在接完劉華清上將的電話,保證萬無一失后,拿起北京軍區空軍指揮所急件報告看了一下,又問秘書南京軍區空軍指揮所的報告送來了沒,他有點坐立不安,本來這位中國空軍第五任司令應該在1992年11月卸任,可去年意外摔斷了四根助骨,為了引進蘇-27殲擊機,他拒絕住院,靠著止痛片堅持到今天的交付, 到了上午8時15分,位于安徽省的蕪湖空三師基地,儀仗隊和軍樂隊都在機場跑道外側列好隊,林虎中將也在塔臺上等候,這12架蘇-27SK戰斗機將交到空三師的主力團-林虎中將曾任副團長的九團手里,空三師、一師、二師、三師和十八師,海航六師是中國最具戰斗力的航空兵部隊,從第-批進口的米格-21F-13戰斗機開始到今天的殲20戰斗機都是空三師的這個九團首先裝備,林虎對空三師的張師長說:國家把最好的裝備先給你,你們要爭口氣,但張師長有些猶豫,他說總部首長說:一架蘇--27是十萬名普通中國人一年的生活費,如果摔了就是瀆職犯罪, 林虎有點發火地說:怕摔飛機怎能出戰斗力,其實如何保證飛行安全又要出戰斗力這個矛盾一直讓林虎頭疼,發生事故集體停飛司空見慣,這個問題在俄羅斯在薩瓦斯列依卡訓練中心訓練中國飛行員就很明顯,這些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的精選飛行員駕駛蘇-27SK戰斗機時小心翼翼,非常緊張,生怕失誤損壞飛機毀掉自己的前程,出現事故就不敢再飛了,林虎不希望這成為借口,就對張師長說:“如果你們無法形成戰斗力,小心我拔你的皮。 三:蘇-27SK戰斗機的困惑 不過號稱中國空軍最精銳的九團讓林虎失望了,他們收到蘇-27SK殲擊機后成為有名的“人多、事多、麻煩多"部隊,他們以米格-19和米格--21殲擊機的標準操作蘇-27SK殲擊機,導致問題百出,還欺上瞞下企圖蒙混過關,擁有阿富汗戰爭經驗的俄羅斯特級飛行員弗拉基米爾·瓦羅寧上校直接當面向林虎表示中國空軍飛行員表現不能讓人滿意,地勤維護也混亂不堪,最重要的是中國空軍還在用蘇聯空軍50年代初的訓練大綱,飛行員沒有戰斗意識只會背條文手冊,一上天就心理緊張畏手畏腳,飛行動作機械麻木,體制上的問題讓中國空軍5年之內都發揮不出蘇-27SK殲擊機的性能,如果一直都這樣,蘇-27SK殲擊機也只是一架米格21殲擊機。這位教官還因為中國飛行員的表現摔過椅子,林虎沒有遷怒于弗拉基米爾·瓦羅寧上校,因為他自己也感到汗顏,因為空三師的表現的確不行, 問題出在訓練體制和保障上,新裝備沒有管理制度、技術規范、培訓教材,導致部隊無從下手或者胡亂下手,專業維修人才也少,出現故障就要送回俄羅斯修理。這些蘇-27戰斗機的生產質量讓中國軍人用“怒不可遏”來形容,一架蘇-27戰斗機需要150平方米的地方裝維修設備和多達15000多項零部件,還需要林林總總的保障中輛幾十臺,起飛要經過3小時非常繁瑣的檢測,飛機發動機啟動前要檢測10個項目,滑出前還有二十多個檢測項目,燃油消耗量是殲8戰斗機的2.5-3倍,每飛行1小時要2.5-4噸燃油和30公斤氮氣,還有19種其他油料,消耗驚人而且只能進口,由于從俄羅斯引進相關技術裝備的談判很不順利,不久,林虎訪問了白俄羅斯、烏克蘭,希望獲取這些國家維護蘇-27飛機和AL-3IF發動機的幫助, 在烏克蘭期間,烏克蘭向他展示了整個蘇軍僅有一套的“機動”戰役級指揮自動化系統,這套比洲際彈道導彈還機密的“鎮軍之寶"讓林虎眼前一亮,這對沒有自動防空指揮控制系統的中國空軍來說絕對是寶貝,林虎很想把這套價格昂貴的寶貝弄回來,弄回一部分也好,可惜空軍內部也沒多少人支持他,習慣于先請示再行動的中國軍人沒人能夠意識自動防空指揮控制系統對于現代化空軍的意義,某些高級將領還譏諷說:空軍盡倒騰些看不見的東西,連劉華清也無法對眾多的質疑和反對意見表態,只好讓林虎忘記“機動”戰役級指揮自動化系統,首先把蘇-27SK殲擊機搞好,一直到1996年首長們才發現,由于沒有“機動”戰役級指揮自動化系統配套,蘇-27SK殲擊機作戰效能只能達到蘇軍的30%時,大家才理解林虎的一片苦心。 林虎前往空三師視察后,告誡空三師的飛行員,美軍飛行員一年飛200多個小時,蘇軍飛行員一年飛160個小時,幾乎隔一天就飛一次,一天能出動6到8次,中國飛行員一年才飛100小時就有很多人喊受不了,美軍飛行員云底高50米就敢開飛,中國飛行員400米都不敢上天,中國飛行員戰術訓練比重連美軍飛行員三分之一也沒有,美軍飛行員在最低氣象飛行時也能夠做到不靠指揮、不靠雷達,飛行員自主保持航線,不需要地面提示、指導、修正,你們誰能做到這一點,你們連火箭彈打地靶都算作高難度課目,與美軍相比,差距不僅是裝備質量,還在訓練水平上, 林虎也告訴空三師的領導們,我們還有做很多工作,如果蘇-27SK殲擊機遲遲無法形成戰斗力,那是犯罪,大家一齊要倒霉的,林虎一邊修正這些錯誤,一邊還要應付解放軍長期的“大步兵主義",劉華清為了向大家展示空軍的重要性,命令林虎親自從空三師九團抽調蘇-27SK殲擊機前往鼎新基地進行匯報表演,目的是讓大家親眼目睹蘇-27SK殲擊機的強大戰斗力,爭取更多的經費投向空軍,當幾架蘇-27SK殲擊機攜帶4000千克航空炸彈和箭彈炸平靶場時,很多首長還以為這就是傳說中的精確制導炸彈。 三:結局 從俄羅斯引進蘇-27SK殲擊機除了獲得使用經驗外,更重要的獲得了蘇-27SK殲擊機的設計和工藝技術,1994年,俄方同意轉讓蘇-27SK殲擊機的生產線,1995年11月雙方達成的《軍事技術合作協議》,俄羅斯出口200架飛機散件,讓中國能夠自己生產和改進蘇-27SK戰斗機,項目稱11號工程,也就是殲-11戰斗機,沈陽飛機公司在俄方的協助之下分4個階段逐漸實現國產化,第一批殲-11戰斗機在1998組裝完成,到2003年共組裝了95架,2004年11月,中國已經掌握了蘇-27SK殲擊機的鈦合金制造和焊接技術、整體焊接蒙皮拉伸技術、整體油箱的制造技術,機體制造技術。熱、表處理技術,能夠生產近70%飛機零備件,停止接收剩余的105套散件,FWS-10A發動機也研制成功,一旦裝機國產化率就達到90%以上, 2001年,殲-11戰斗機的國產化型號殲-11B戰斗機開始研制,換裝國產脈沖多普勒火控雷達、GJB289A數據總線、玻璃化座艙、外掛管理系統、數據鏈等,配備國產PL-12雷達制導空空導彈、PL-8紅外制導近距空空導彈,采用FWS-10A渦扇發動機以及綜合后勤保障系統,兩年后首飛成功,2006年裝備部隊,看到殲-11B的俄國專家非常驚訝地發現殲-11B戰斗機的制造質量比原廠的蘇-27SK殲擊機好得多,消除了許多蘇-27SK殲擊機原有的瑕疵,俄羅斯開始全面調查殲-11B戰斗機是否侵犯了俄羅斯的知識產權,但是殲-11B戰斗機大量采用中國自己的復合材料建造,結構重量大大減輕,機體壽命比蘇-27SK殲擊機增加了1000小時,座艙布局是西方化的,航電系統遠遠超過蘇-27SK殲擊機,俄羅斯無法證明中國侵犯了蘇-27SK殲擊機的知識產權,最終調查不了了之,摸到門道的中國航空工業從此高歌猛進,逐漸超越了俄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