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志峰 編輯/周遠方)全國首例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轉讓正式誕生,濟南市平陰縣一躍成為中國低空經濟領域創新發展的前沿陣地,引發全行業關注。 11月26日,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發布了《平陰縣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出讓項目中標公告》,招標信息顯示,項目招標人為平陰縣發展和改革局,中標單位為山東金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標金額為9.24億元。 根據此前招標公告,該項目出讓平陰縣低空經濟30年特許經營權,特許經營者在特許經營期內負責低空經濟的運營和維護,提供飛行執照駕培等服務。 瀝塔創新智庫專家蓋博銘向觀察者網分析稱,從推動產業發展的角度,主管部門希望系統性布局,將發展低空經濟的政策、技術、商品、基礎設施等系統化部署,逐步讓合適的參與主體“動”起來、“用”起來,為產業發展、地方經濟貢獻新模式。 作為全球前瞻性布局的產業,低空經濟擁有廣闊的萬億級市場空間和遠大的發展前景,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新引擎。針對國外低空經濟的發展現狀,各國正在采取多種舉措來加快低空領域的布局,以引領城市空中交通的革命。據羅蘭貝格研究預測,到2050年,全球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超過60萬億人民幣。 在中國,目前各地盡管競爭激烈,但也都在研判和試點階段,如日前發布的《上海市低空飛行服務管理能力建設實施方案》明確,2027年年底前,全面形成全市低空公共航路網絡架構,累計劃設低空飛行航線不少于400條。極飛科技、億航智能、御風未來等頭部設備制造商與投資公司也均積極參與其中,且在科技創新、設備迭代方面進展迅速,由于這是一個全新領域,涉及軍民航的空權協調、估值的公允性和交易的合法性等一些列問題尚待解決,具體到經營層面一直以來都難以落實。 因此蓋博銘認為,以“試點”為先手,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在發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失為良策。 為什么是平陰? 至于為何選擇以平陰為試點,有行業人士告訴觀察者網,通航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或許是其在打造低空產業集群方面的一個先天優勢。 其表示,平陰縣擁有平陰榆山機場和平陰孝直通用機場兩處機場。 其中,作為軍民合用機場的平陰孝直通用機場,入駐了山東琦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深圳中航智飛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遼寧遼河通航公司,上述公司分別開展了航空攝影業務、無人機組裝試飛、農林飛防等業務。 而另一座平陰榆山機場,也在今年10月31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發布的《濟南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到加快其擴建工程。 今年4月,平陰縣政府和時代低空(山東)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了濟南低空產業示范基地,該基地將開展低空網和飛行服務站系統、智慧機場運營示范中心、無人機試驗試飛中心、通用飛機交付與研制中心、航空科普教育中心等5大類建設,打造集航空器生產制造、服務保障、機場運營、飛行培訓、航空教育、飛行表演等于一體的低空經濟產業集群。 平陰縣還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結合平陰縣物流產業發展現狀和市場需求,共同打造了濟南低空物流運營示范中心。 此外,通過人才回引和產業招商,平陰縣已有3家無人機制造、組裝、應用服務企業。 9.24億,值不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特許經營權的具體估值金額方面,不少行業人士認為有待商榷。 天眼查信息顯示,中標企業山東金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為平陰縣財政局100%控股,公司成立于今年11月5日,與這次招投標公告發布日期為同一天,主營業務為從事航空運輸業,注冊資本為2億人民幣。 因此有網友猜測,可能是平陰市自己也認為此次掛牌價格過高,怕造成流標才臨時成立了這家公司。 也有行業人士認為,作為全國首例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的試點項目,地方政府將之掌握在自己控制的國企手中才合理,臨時成立并不等同于無奈接盤。 同時有網友指出,此次出讓的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本質上與常規通航機場經營權(FBO)并無區別,只是掛了一個“低空經濟”的名頭,指的也是常規機場起降費、飛行培訓等運營,并不包括飛機制造和機場建設等建設規劃活動。而一個縣城的機場常規起降活動運營,30年很難創造9億元的價值。 對此,蓋博銘則認為,新興產業的規劃與落地,決策流程一定要公開透明、科學合理,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也要善于修正。有專家認為,盡管該經營權不包括設備制造與機場建設,但能夠嘗試利用金融手段,吸引適度的資本支持產業發展,讓創新資源有效盤活是一個有益嘗試。 并且低空經濟未來30年的特許經營權,包含了對于行業未來的投資。盡管現階段來看,中小城市的空域線路投資成本高、應用小、市場化運作及盈利比較困難,但10年后如何,20年后如何誰又能預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