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嘉賓: 李曉津(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王雪丹(美團公共事務天津負責人) 許悅(上海沃蘭特航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 王酩昊(中航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偉(航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明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低空經濟作為備受關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正逐步成為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不久前,第十一屆中國航空金融發展(東疆)國際論壇低空經濟分論壇在天津舉行。會上,數十位業界人士就何為低空經濟、低空經濟產業新技術、新場景的開發進展和低空經濟發展仍面臨哪些瓶頸梗阻展開了討論。 “低空”何以“經濟” 王酩昊:根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第一季度我國與低空經濟有關的企業達到6.9萬家,其中第一季度新增了1600余家,反映出低空經濟目前的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 低空經濟和通用航空的發展息息相關,傳統通用航空業務中的低空部分是低空經濟的一部分,此外,新技術的發展推動無人機時代的到來,更加拓展和加強了通航和低空經濟的聯系。總體來看,通航和低空屬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強關聯。通用航空產業作為低空經濟的核心,通航和低空經濟任何一部分的快速發展,都會促進另一部分的快速成長。 李曉津:我們認為,“低空經濟=低空×經濟”,就是指以低空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產業,在時間維度上從靜態向動態轉變,在空間維度上從平面向立體發展的綜合性經濟業態,體現為低空賦能各個產業,具有多領域、跨行業、長周期、全鏈條的特點。 低空經濟主要由低空飛行、飛行保障和飛行綜合服務構成。低空飛行是其中需求和供應最旺盛的部分。低空飛行的應用場景有三類:一類是面向企業,即生產服務類的項目,如低空物流運輸、農業植保、飛播造林、航空遙感等;一類面向政府,包括安防應急、醫療救護、短途運輸和城市公共交通等;還有一類是面向個人消費娛樂,包括商務飛行、航拍、飛行培訓、空中游覽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飛行綜合服務中,北京市發改委在《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了低空金融的概念,包括了飛行器的租賃和保險等,這一思路值得借鑒和思考。 低空經濟賦能物流交通“新概念” 李曉津:目前來看,低空經濟主要的市場需求和供給是在低空飛行器上,但事實上,低空經濟的內涵要遠遠超出低空飛行器。比如,我們今天在這里開會,在地面上開會大家已經習以為常。設想一下,如果我們這個會放在離地面100米高的地方,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如果到了1000米高空又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這種情景帶給我們新的體驗、新的價值就是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 王雪丹:美團無人機的業務定位于城市復雜場景,致力于建設低空即時物流配送網絡,來打造城市立體交通,可以有效地緩解地面交通的擁堵,提升即時物流的配送時效性。 我們在深圳的業務包括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以及運維,獲得了由民航局頒發的城市場景人口密集區的運營合格證。截至目前,美團無人機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開通了30余條航線,累計完成的配送訂單超過30萬單。服務場景覆蓋了辦公樓宇、社區、學校、圖書館、景區等。在醫療場景中,我們圍繞著血液試劑、檢驗樣本、院前急救物資以及特殊藥品等醫療物資配送的需求,搭建了端到端、全天候的即時配送網絡。 許悅:我們正在研發生產一款高等級的載人航空器,翼展16米,機身長5米,最大起飛重量2.5噸,巡航速度每小時235公里,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很大的一款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了。 之所以造這么大的eVTOL,我們不僅想要提升乘客的飛行舒適度,也希望可以提供物流服務,包括在提供應急救援、醫療救助的時候能夠容納醫生、護士和擔架。 我們的載人eVTOL將會在2026年完成適航取證,預計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投入商業運營。我們算了算成本,在5分鐘左右飛完空中20公里的成本大約是60元,空中的20公里又相當于地面的30公里,這個價格是很值得期待的。隨著飛行器的批量生產,成本還能繼續下降。 金融創新為低空經濟保駕護航 王酩昊: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金融服務的支持,助推低空經濟發展租賃不可或缺。首先租賃可以為地方通航產業、低空經濟發展提供金融助力,通過租賃業務,加速推進通航產業布局和發展。二是支持航空器的引進。通過為企業提供融資租賃、經營租賃等服務,幫助運營企業引進通航飛機或無人機,支撐通航運營企業業務快速發展。三是租賃可以大力推廣國產飛機。結合中國航空工業的民用飛機制造優勢,以更優的業務模式、更低的資金成本,推動航空工業的通航飛機產品在低空經濟的應用和推廣。四是支持區域經濟創新,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助力,和政府、企業、協會、機構等共建發展生態,推動低空經濟創新模式落地與發展。 王偉:保險和租賃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兩臺發動機。租賃公司在前期負責飛機的引進投入資金讓這個產業鏈更活,但另一方面任何一個產業,不可避免地要考慮事故發生之后風險轉嫁的問題,保險在租賃業界作為第一道防火墻是不可忽視的。 新興的業態會帶來新興的風險,載人載貨的場景就是這樣的,同時我們的相關方會越來越多。原來可能會涉及所有權人、運營人或者是購買服務的相關方以及地面的無辜者,但是我們涉及的場景會越來越復雜,包括合作伙伴,美團這種以物流配送為主體的運行,也會涉及這樣的問題。同時,由于飛行領域的復雜、作業變得更復雜及面臨的風險更巨大,嚴格來講,在同一個城市,天津濱海新區與和平區的風險就是不一樣的。 創新保險,保險是不斷演變的。保險是事后管理,我們這幾年也在不斷地構建像短途運輸、通航的、無人機的專家庫,我們嘗試從事后保險管理變為前期對保險進行干預。(來源:半月談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