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炎濤 據媒體報道,中央空管委即將在6個城市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這6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和重慶。這對于當下火熱的低空經濟無疑是一大利好,低空經濟商業化進程將邁出重要一步。 低空經濟涵蓋了通用航空、無人機產業、低空旅游、航空物流等多個領域,有望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此次eVTOL試點的六個城市,各具特色且經濟活躍,將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 我國高度重視低空經濟的發展。2023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兩會,“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北京、安徽、山東、深圳、廣州等多地政府也積極響應,相繼出臺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發展。 低空經濟的發展潛力巨大,正在成為一個萬億元規模的新藍海。賽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達33.8%。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毋庸置疑的是,低空經濟的發展為各方帶來了新的機遇。無人機制造商、通用航空服務提供商、低空旅游運營商等,都可以在這一領域找到新的增長點。同時,低空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升級,如航空裝備制造、信息技術、新能源等領域。 不過,當前我國低空經濟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要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還任重道遠。目前,我國低空空域的開放程度仍有限,相關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此外,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撐,如通用機場、無人機起降點、低空通信網絡等。 在筆者看來,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讓各方抓住藍天之下的這片藍海,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一是相關部門加快空域管理改革,簡化審批流程,為企業和個人參與低空經濟活動提供更大的便利;二是科技企業加大對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推動低空通信、導航、能源等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三是國家要加速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各方加強宣傳教育,讓公眾了解低空經濟的潛力與價值,激發公眾參與的熱情。 藍天之下,機遇無限。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經濟形態的代表之一,正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此次eVTOL試點的推出,將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在政策、技術、基礎設施等多方支持下,我國低空經濟必將迎來蓬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