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蘇,植保無人機開展噴施作業助力棉花田間管理;四川自貢,智慧醫療“低空生命線”正式開通,開啟醫療物資運輸“空中速遞”時代;廣東深圳,穿行在高樓大廈間的無人機將外賣準時“空投”到消費者手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低空經濟振翅騰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低空經濟加速“起飛”的同時,如何統籌發展與安全?7月10日舉行的低空經濟安全發展論壇暨中國電信第四屆科技節·安全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共繪低空經濟新藍圖,共商低空安全保障策略,共謀低空經濟的繁榮和安全發展。 多重推動,低空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 發展低空經濟成為時代主題。2023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相繼出臺多項鼓勵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去年1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3月,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凸顯了其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3月底,工信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指出推動“低空 物流配送”“低空 城市空中交通”“低空 應急救援”等規模化發展,提出到2030年,我國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形成萬億級規模的通用航空產業市場。 工信部下屬機構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在無人機領域,2023年我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接近1200億元,穩居全球首位,其中消費級無人機占全球份額達70%,工業級無人機占比也已過半。 低空經濟安全發展論壇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局長蘇少林表示,低空經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低空經濟,是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的重要舉措。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也認為,低空經濟作為我國重點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今年3月,低空經濟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凸顯了其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發展低空經濟離不開信息化、網絡化、通信支撐。作為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主力軍,中國電信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優勢,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通過以云網融合為核心特征的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高質量的連接和算力支持,通過人工智能、安全等領域的技術攻關,為低空經濟發展奠定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撐和產品保障。在低空經濟安全發展論壇上,中國電信副總經理李峻表示,在基礎設施方面,中國電信打造低空通信、低空感知和低空算力三大設施,自主研發了天驛方艙暨5G網聯無人機機場、天翼星云服務平臺、天翼星巡低空服務監管平臺,實現了通信、導航、感知、氣象等能力整合,推動了技術自主創新與產業升級聯動。在行業平臺方面,面向政企客戶打造城市巡查、應急消防、智慧交通、生態環保等應用場景,助力了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促進了新興產業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 低空經濟發展繞不開安全風險 近年來,無人機的應用場景不斷擴大,在物流、應急救援、醫療、農業、巡檢等領域均取得廣泛應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增加,低空經濟帶來的想象空間越來越大。雖然低空經濟前景一片大好,但目前我國低空經濟尚處起步階段,也存在著發展和安全的雙重挑戰。 一方面,低空飛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如天氣變化、機械故障等都可能導致飛行事故、無人機對于地面行人和建筑物的威脅等。這些安全風險可能對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進而影響低空產業的聲譽和市場發展。例如2023年5月2日下午,一架觀光直升機在陜西西安白鹿原白鹿倉景區附近墜落,機上3人不幸遇難。2024年5月4日晚,廣西南寧出現極端惡劣天氣,突發狂風暴雨,導致正在表演燈光秀的400臺無人機中的300多臺被風吹落。 另一方面,無人機作為主要載體在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與此同時,利用無人機竊取敏感信息、妨礙活動開展、干擾交通運行等事件大幅增加,生活中無人機“黑飛”現象屢見不鮮,安全監管難度較大,如何對無人機飛行實施全面、有效、合理合法的管理與防控,對低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是低空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 黃澄清坦言,安全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基石,沒有安全就沒有可持續發展。行業內外要加強交流與合作,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的良性互動,共同應對低空經濟面臨的各種挑戰,更好地推動低空經濟的全面發展。 本次大會上,中國工程院士向錦武也表示, 低空飛行涉及大量的數據收集、傳輸和處理,強化數據安全保護技術,建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加密和防護措施,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 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向錦武作主題發言 技術賦能,共繪低空經濟新藍圖 要安全,可靠的運行識別機制是關鍵。2月底,民航局印發《民用微輕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識別最低性能要求(試行)》,為無人機廠商實現產品運行識別功能提供指導,提升微型、輕型、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可靠被監視能力。 通信與感知是低空經濟實現安全可靠、可視可監管的關鍵基礎能力。低空經濟安全論壇上,中國電信發布“云獵”無人機偵測反制系統,以精準的偵測能力和高效的反制策略,一站式全方位保障低空領域安全,確保個人隱私和公共安全不受侵害。據介紹,該系統由4款設備構成。其中無人機識別設備與無人機偵測設備搭載無人機綜合管控平臺通過對無人機信號的深度分析和數據挖掘,實現對偵測范圍內無人機的識別、預警、定位、追蹤等功能,當設備偵測到無人機入侵時,可立即進行聲光告警,確保系統及時響應;TDOA無人機偵測定位設備,基于TDOA的無線電測向技術,單臺設備能獨立完成對主流無人機型號的發現、預警、信號測向,多臺設備組網可實現多品牌、多機型、自制機、穿越機的實時精準定位;無人機反制設備基于偵測定位設備,利用電子對抗方式,通過發射大功率定向電磁波,切斷無人機的通訊鏈路、圖傳鏈路、導航鏈路,迫使無人機原地降落或強制返航,保障特定的空域安全,也可聯網接入管控平臺,實現設備位置定位回傳。 圖為中國電信現場展出的云獵無人機反制設備。 圖為中國電信現場展出的云獵無人機定位設備 此前,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唐珂也表示,中國電信在低空經濟“天地一體”衛星互聯領域,自研電子機牌、天通機載衛星終端、低空智慧化管服平臺等產品,滿足航空器全空域管控需求,為低空經濟安全保駕護航。 一些地方正在“統籌發展與安全”方面下功夫。浙江省寧波市出臺了《建設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完善低空空域管理體系,打造低空安全走廊。深圳市也出臺了《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在地方權限范圍內對低空飛行的空域協同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予以規范,為低空經濟“騰飛”鋪平法治跑道。 (圖 / 杜峰 攝) 0 向“通信信息報”投稿,請致信:[email protected], 稿件一經刊發,將根據文章質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議、新聞線索, 歡迎于微信公眾號后臺聯系我們。 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3365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