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 近日召開的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重點,把握關鍵,扎實做好經濟工作。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資本市場與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相關的上市公司及基金不在少數。本期資本市場將聚焦上述產業的未來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劉慧 航空百年,已然改變世界。全球平均每天有近10萬個航班將130萬人運送到世界各地,專家們表示,航空未來有兩個發展方向:太空(太空旅行)和低空(通用航空/低空經濟)。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12月4日至12月10日,我國共進行了五次航天發射,兩次為固體火箭,三次為商業火箭發射,其中兩次為民營火箭公司發射。今年以來,商業航天也獲得資本的關注,一家民營液體火箭研制企業完成數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國家在政策上可以進一步支持低空經濟發展,著力解決空域開放和地面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 利用低空空域資源發展通用航空 當美國亞馬遜公司創始人貝索斯搭乘藍色起源公司的太空船飛入太空時,其飛行的最高高度在106公里,當時網友紛紛感慨:“人類會進入太空旅行時代或私人飛行時代嗎?”答案是:當然。雖然目前極少數人能進入太空,但低空飛行在發達國家已經是比較成熟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路空協同立體交通分會副會長高遠洋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如同土地資源、海洋資源一樣,低空是一種經濟資源,也是生產力,目前除了公共運輸航空和軍事航空以外的航空活動都屬于通用航空。利用低空資源,發展通用航空,使小飛機運輸成為主流的交通運輸解決方案,可以解決地面交通擁堵問題。 普華永道航空業務服務首席顧問劉浩然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傳統的通用航空是指短途出行的小飛機、直升機,或是用來滅火、救援的飛機,現在則是指以垂直升降的飛行平臺去進行貨運或客運的運輸。目前有些公司已在美國等國家的資本市場上市,一些新型飛機正在研發中,有些已在認證階段,將來會發展成為現代化的產業。 什么是低空經濟?高遠洋解釋道:“在低空開放的背景下,利用低空空域資源發展通用航空,帶動通用航空及其相關產業發展,并對相關經濟領域產生協同發展效應的一種經濟形態。低空經濟涉及航空器研發制造、飛行服務、運營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與信息服務。” 截至2022年底,全國通用飛機注冊數量為3177架,通用航空機場399個,通航飛行量121.9萬小時,無人機飛行小時突破數千萬,國內通航短途運輸航線121條,通航相關工商注冊企業84136家。 “中國通用航空潛在市場巨大,尤其是通用航空消費市場,但受制于空域、機場保障所限,目前還不能有效、常態化、持續性地提供市場產品。未來要在創新發展模式、運營環境建設和終端應用市場拓展上破發展困局。”高遠洋表示,現在國內的通用飛機越來越多,但面臨無機場可停且缺乏飛行保障。通用航空企業也不能提供市場真正需要的產品。
關于通用航空發展存在的瓶頸,劉浩然也認為,目前在低空空域的使用上還存在限制,國家在政策上可以進一步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當前,全球最大的生產無人飛機的公司在中國。發展低空經濟首先要生產出好的產品,去應對市場的需求。傳統的通用航空交通工具不太環保,小飛機耗油多,直升機有噪音,所以電子垂直升降器將會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如果飛行器的認證能夠加速的話,將來低空經濟有可能成為我國經濟中的一個“火車頭”。 以科技創新推動航空業發展 未來通用航空市場有多大?高遠洋表示,未來可以發展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客貨運),航空教培、航空科普、航空文旅、航空博物館、航空文化衍生品開發;航空運動,包括航空飛行營地、跳傘、熱氣球、輕型運動飛機;航空應急救援;航空會展,比如一些大眾化、商業化、消費型航展;私人與公務飛行,包括私人飛機、公務機、商務包機。 在高遠洋看來,低空經濟可以與互聯網、AI、數字化、新能源等技術與產業融合發展,比如基于數字建模的城市空中交通(UAM)運營模型、AI應用自動垂直升降器(eVTOL)的自動駕駛及導航、城市運營起降點配套充電換電設施等。目前,歐美國家也在關注飛行汽車以及新型航空器等,中國的一些公司已經走在了前面,比如億航智能,因此通用航空的產業發展空間非常大。美國通用飛機的數量大概是21萬架,每年給美國的經濟貢獻能達到2500億美元,創造了130萬人的就業崗位。中國目前通用飛機的數量只有4000多架,通用航空剛剛起步,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談及未來發展,劉浩然表示,需要以科技創新推動航空業發展。而在商業航空領域,中國商飛已經推出干線飛機和支線飛機,下一步要考慮如何實現量產。此外,商飛的飛機發動機和航路系統都依靠進口,傳統的飛機發動機都被歐美國家壟斷,但航空煤油屬于較低檔的油料。而從綠色低碳的方向來看,如果我國能研發一種比較新的發動機,比如以氫能為主,并讓發動機使用可持續的航空油料,目前這方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藍海。 “下一步,政府要著力解決空域開放和地面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希望通用機場、垂直起降場、航空園區、航空小鎮、無人機基地、飛行營地、航空文旅園等都逐步建設起來,打造未來的城市空中交通(UAM)。”高遠洋建議,要加快低空空域開放進程,盡快實現低空飛行的常態化,盡快形成低空經濟的產業形態。“一方面,政府可以營造發展環境、出臺相關政策;另一方面,企業也要關注相關產業發展方向,配合國家作戰略部署和布局。同時,也希望投資機構進一步關注通用航空等新興產業的發展。” 本公眾號版權歸中國經濟時報所有。如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須經許可,并注明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熱點鏈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4)丨激發傳統消費和大宗消費的潛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智說(2)丨如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時報訪談丨張連起:數據資產“入表”倒計時重要的三步要走穩走好 總 監 制丨王輝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云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