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電影《長空之王》上映,這部反映空軍試飛員的軍旅題材影片引起觀眾對試飛的濃厚興趣。 飛機為什么要試飛?為何說試飛是舉一國之力進行的試驗?影片中展現出的多項新飛機的飛行試驗(試飛)科目,如發動機吞咽試驗、大迎角/尾旋、包線等又指的什么?
5月4日,記者采訪了中國飛行試飛研究院(以下簡稱試飛院)部分試飛專家及試飛工程師。 記者 | 矯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科技日報”(ID:kjrbwx),原文首發于2023年5月5日,標題為《一文詳解!帶你真正看懂“長空之王”》,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飛行試驗是集科學性、工程性、風險性于一體的系統性工程,也是一項舉一國之力進行的試驗。”試飛院試飛專家周自全說,目前全世界只有美、俄、法、英及我國等少數航空強國擁有專業的權威試飛機構,而試飛院即是我國唯一的經國家授權的鑒定試飛機構。 為什么要試飛? 天空之大,廣闊無垠。但越過這些包線限制,飛機就可能失去操縱,或者發動機停車,或者結構損壞,甚至空中解體,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飛行試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驗證和確定各類飛行包線,也就是給飛機飛行劃一道道紅線。”周自全說,試飛員和試飛工程師則是紅線邊界的探索者和實踐者。 對邊界的每一點探索,往往伴隨著極大的風險。速度太慢,飛機會因升力不足而無法操縱;加速度太大,飛機結構可能發生不可逆的損壞。“每一次貼近極限甚至超越極限的探索,都在為未來戰場上飛行員的生存甚至戰斗的勝利積累力量。”周自全說。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是發動機吞咽試驗。 飛機發動機需要非常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飛機在起飛、巡航和下降過程中,發動機不可避免會吸入外來物。例如起飛和降落時會遭遇鳥群;在雨雪天氣起降會吞入水和雪等,在飛行時吸入冰塊等。 “通用規范和適航規定都對發動機抗外物損傷提出了明確要求。”試飛院試飛專家高揚說,當發動機吞入的外物對流路最關鍵部位造成損傷時,仍需按規定繼續工作。 為保證發動機在吞入外物后能安全工作,必須保證發動機葉片完好無缺。“發動機吞咽試驗非常重要,因為葉片一旦打碎,對飛機的安全性有極大影響。”高揚說。 吞咽試驗包括吞鳥、吞冰、吞砂、吞入大氣中液態水、吞油試驗等,目的是讓發動機也嘗嘗“酸甜苦辣”的滋味,看看發動機的“肚量”(包容性)和“潑辣”(抗畸變)程度如何。 “發動機吞咽試驗需要在專業的試車臺上進行,并且要設計專用的外物投放設備。”高揚說,如吞水試驗要設計噴水裝置,吞鳥、吞冰雹試驗要設計專門的外物發射炮等,此外對外物還有嚴格的分類,如冰塊大小、冰雹大小、鳥的大小等都有明確的規定。 影片中,試飛員在試飛時,有個科目是大迎角/尾旋飛行。 飛機之所以能飛,一是通過機翼產生升力,二是通過各操縱舵面產生的力矩進行飛行控制。 試飛院試飛工程師李藝海解釋說,如果飛機機翼和氣流的夾角小,氣流就能平穩流過機翼并向下偏轉,給機翼產生向上的升力;如果這個夾角變大并超過一定值,氣流便會變成紊流,且無法在機翼表面平穩流動。 “當機翼和氣流的夾角變大時,機翼的升力就會大幅減小甚至急劇下降,飛機將變得非常難以操縱。”李藝海說,遇到這種氣流,飛行員就必須想方設法使飛行回到正常的迎角范圍內。 在大迎角狀態下,飛機發動機的進氣也可能變得極不穩定,發動機停車的概率和風險也會急劇增加。 “當機翼和氣流的迎角進一步增大時,飛機便可能會出現一種繞自身快速旋轉、呈螺旋線軌跡的急劇下降狀態,這就是常說的‘尾旋’。”李藝海說。 尾旋時,飛機快速旋轉、高度急劇下降,同時會伴有劇烈的振蕩。“由于飛機高度下降,處置時間就很有限,飛行員必須在這種急劇變化的狀態下快速判定飛機的尾旋特征,并采取相應的操縱方式,使飛機回到正常的迎角范圍,這對飛行員的判斷力和膽量都是極大的考驗。”李藝海說。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博集天卷為庫叔提供20本《不白吃漫畫這就是大中華美食2》贈予熱心讀者。7大地理分區,近50道讓人直流口水的中華美食,暢讀美食背后的名人軼事,歷史文化、植物學、生物學……讓大小吃貨快速了解中華美食,不僅會吃,更要懂點美食背后的趣味歷史和優秀文化!快來跟著不白吃,一起做個有文化的吃貨吧!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贊最高的前3名(數量超過30)將得到贈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