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航天事業的不斷進步,對于火箭發射的成本問題一直是航天事業的重要課題,近期,我國在航天領域又有了新的突破,航天器的平起平落,重復利用不再限于圖紙之中。 專家指出,再給美國二十年他們也造不出來! 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中國航天如何做到領先,如何逆襲?答案就是將航天飛行器的發射成本降到“白菜價”。 以下是今年各國發射火箭的成本統計表。 根據圖示可以看出,若是LEO運力相同,美國的“獵鷹9重型”要比我國“長征五號”成本低很多,其中LEO運力可以顯示出火箭進入近地軌道時的最大載荷。由此可見我國航天成本降低無論是對于我國航天事業還是國際間的合作都有著重要意義。 為此,我國騰云工程的項目為我國將來實現航天低成本做出了重要推進,騰云工程的技術路線是采用TBCC渦輪機組和循環動力系統,可實現在不同速度條件下自動切換不同模式,可在渦輪噴氣發動機(低速)與沖壓發動機(高速)之間進行切換。能夠實現飛行器從0速連續加速至5馬赫數以上,有高效,低成本,低污染等優點。我國是繼美國之后第二個掌握TBCC系統的國家。此外JF-22高超音速空洞項目的實現也是重中之重。騰云工程計劃于2030年實現兩級入軌空天飛行。 此項技術可改變傳統的火箭發射方案。 傳統火箭發射包括兩種形式: 1.垂直發射——成本高。垂直發射就是火箭直上直下的進入太空軌道,致使成本再降都不會低到哪里去。 2.火箭帶航天飛機垂直發射,水平降落——成本太高且準備周期太長 以上兩種方式,無論是選擇更好燃料,還是尋求回收再利用,其成本由于垂直發射的動力要求限制使其成本始終不能再低。但是騰云工程提出的航天發射方式與二者皆不相同。 騰云工程運用高超音速飛機帶著航天器,水平起飛,水平降落。說白了就是借助足夠速度的飛機將飛行器“甩”入太空,沒有聽錯,就是甩。該方式相比于兩種傳統的發射方式,其可以做到航天器的各組分的回收,大大降低了發射成本。而這一方式對于飛機的速度與高度有很高的要求,而這就需要一個強大的風洞對高空環境進行模擬。 騰云工程研發的JF-22可復現約30倍的風洞條件,能夠模擬出足夠大的風速與足夠高的飛行高度,再結合空天飛機分離實驗獲得實驗數據,由此平起平落的空天往返將得以實現,從而實現天空往返飛行能夠大大降低航天成本。 2018年9月,騰訊工程實現了組合發動機模態轉換,國內首次飛行驗證 2019年我國的風洞自由分離試驗取得成功 2020年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就曾指出該所研制的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 2023年7月《央視新聞》對國產JF-22風洞完成驗收,進行了重點報道。為此專家指出,JF-22超高音速風洞領先美國至少二十年。 JF-22風洞主要模擬40至80千米飛行高度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工作環境,除了進一步推動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之外,還為我國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提供支持。只有將世界頂尖的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夠好的保衛祖國的大好河山!最后,致敬我國所有的的科學工作者,預祝我國航天事業蒸蒸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