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起飛、接收任務指令、自主飛行、降落抓取、精準投放……在山西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系專職教師楊凌霄的指導下,同學們操控著無人機進行技能訓練。 作為學校的首批入職老師,今年29歲的楊凌霄已成為無人機系教師團隊的骨干。他是民航局授權的Ⅲ類多旋翼無人機教員、人社部授權的無人機駕駛員技師、中國航空運動協會授權的ASFC會員,還在各項比賽中多次獲得“優秀輔導員”“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并帶領學生取得了驕人成績。

鐘情航模 刻苦學習 10年前,楊凌霄剛進入大學校園,就加入了校航模隊,并開始了航模生涯。 “只要有空,我就會去航模隊實訓室,雖然學的不是這個專業,但航模是我的愛好,加入航模隊是我最正確的決定。”楊凌霄說。 4年里,作為校航模隊的骨干,他先后代表學校參加了各類全國航模大賽,并獲得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一等獎、全國公開賽冠軍等各類榮譽數十次,為母校帶來榮譽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技能水平。 大學畢業后,楊凌霄選擇到與無人機相關的企業工作,將所學運用到實踐的同時,了解了無人機航拍、無人機測繪、無人機植保等行業應用及無人機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專注教學 培育人才 憑借大學期間的航模比賽經驗和在企業中的無人機工作經驗,楊凌霄入職了山西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為高校無人機教師。 該院是一所新成立的學校,建校伊始,實訓設施缺乏、教學標準不明確。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楊凌霄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了細致地調查研究,先后協助學校成立了無人機組裝調試實訓室、無人機模擬飛行實訓室、無人機室內飛行實訓室、無人機執照考試訓練場地等實訓場地,并組建了校航模隊,購買了組裝調試無人機、航模無人機、測繪無人機、植保無人機等共計100余架實訓設備,學校的教學得到了保障。同時,他積極請教行業內的專家、學者,與相關企業的專業人士進行探討,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了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確定了要開設的課程、選用的教材等,進一步完善了學校的無人機專業建設。 如今,3年過去了,第四屆學生也即將開啟大學生活,學校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也即將突破1000名。3年里,楊凌霄帶領學生參加了各類比賽,取得了全國航空模型邀請賽冠軍、省技能大賽一等獎、“一帶一路”金磚國家技能發展大賽二等獎等成績。通過參加各類競賽,實現了“以賽促教”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比賽進一步掌握了無人機操作技能。 注重實踐 掌握技能 楊凌霄是無人機系的專職教師,更是拿獎拿到手軟的 “金牌選手”和 “金牌教練”。他在帶領學生參加比賽的同時,十分重視學生無人機相關證件的考取,積極配合學校的無人機執照考證工作,使無人機系的首屆200名學生,在畢業時有160名取得了民航局頒發的CAAC執照。在這個重視“人人持證、技能社會”的今天,無人機相關證件的獲取至關重要。除此之外,在首屆學生畢業踏入社會之際,楊凌霄又帶領學生參觀了相關的無人機企業,讓學生學有所用,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楊凌霄常說:“社會需要什么,我就教什么。”跟隨時代的潮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設備,讓學生永遠學到最新的知識。 “未來,無人機智能化是發展趨勢,作為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技術夢想,樹立學生的工匠精神,帶領學生主動與企業需求對接,通過磨練,培養出適應企業需求的高技能無人機人才。”在教學中,除了理論知識,楊凌霄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上手操作,激發學生對無人機技術的興趣,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應對各種情況,不斷積累經驗。 楊凌霄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和實訓設備的學習、帶領學生參加各類競賽、鼓勵學生考取無人機執照,引導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踐,真正實現了“崗課賽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并運用無人機技能,為社會的發展添磚加瓦。(本報記者 呂漢富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