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微博剛剛興起,孫小星便申請了微博號,因為認證寫的是機長,就有人好奇來問問題。每當新聞上出現民航相關的事情,比如顛簸傷人,會出現很多解釋。他認為,專業的人解釋得準確但不夠精煉,普通人不好理解,非專業的人解釋則會容易出現錯誤。 “在民航領域,真相和普通大眾認知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比如飛機是怎么飛起來的?很多人認為是發動機把飛機推上天的,但那叫火箭。發動機對于飛機來講是克服空氣阻力,達到一定的速度,真正升力來源于機翼,不然的話汽車也有發動機,為什么汽車不能飛? 出于這個考慮,孫小星想作為一個在民航領域的人士,把所知道的知識用更讓人接受好玩的方式表達出來,才有了畫畫科普的想法。畫的第一篇解答的是“飛機為什么會顛簸?”漸漸也有人關注,有很多正面反饋,他也很感動。 2012年,央視網轉發了一期他的漫畫,是關于飛機落地是不是越輕越好?后來央視網曾請他去做科普,但他太忙沒時間就婉拒了。 孫小星創作航空科普漫畫的過程 他雖然小時候沒學過畫畫,但很喜歡畫畫,算是自學。他表示最花時間的不是畫畫,主要還是前期的準備,畫可能只占整個創作周期過程30%時間。“做科普其實內容最重要,事先必須列好詳細提綱,要構思怎么把一個問題講清楚,要如何用畫面展現,漫畫只是為了讓人更方便地理解?!?/p> 他畫畫的工具是電腦 數位板 壓感筆,還要使用許多軟件。見我一臉迷茫,他詳細解釋道:“分鏡的時候,駕駛艙有不同角度描繪,還有漫天繁星般的儀表,工程量很大,拿手畫很麻煩。但通過軟件建造場景,再渲染出來2D的jpg圖像,你在這個場景上作畫就很方便?!?/p> 孫小星是他養了10年的哈士奇狗的名字,他把狗的名字作為筆名。漫畫里的形象有些也是基于真實存在的人進行創作的,比如機長就是以自己為原型的。 作為一名民航機長,工作很忙,飛來飛去,家中還有兩個小孩,他基本都是抽時間在做科普漫畫。盡管創作的不多,甚至為了湊原創300字打了無數個標點符號,但他在公眾號上推送的漫畫平均閱讀量1萬 ,最高3萬 ,其中《雷雨與飛行》一篇閱讀量是1.2萬,共有86個人打賞。 2018年,孫小星重制了2012年的科普作品「雷雨與飛行」,看著不同時期制作的同一個場景「大雨中剎車不好使?。?!」,自覺有了不少心得和進步。 他認為自己是個很會講故事的機長,用通俗易懂的漫畫,把高深道理講得很明白?!拔覒撌亲詭Ы逃ぷ髡邔傩园??!?/p> 2001年,孫小星當時在鹽道街中學念高三,招飛辦來學校招人,有意愿的就可報名先測量身高和視力,那會兒他們走廊全是男生,不過這兩項就已經篩掉大部分人。 接下來就是去民航體檢中心進行細致體檢,他們那時的標準跟空軍飛行員一樣,特別嚴格。一般人印象中飛行員視力必須特別好,但現在有一種叫配鏡飛行,是可以戴眼鏡的,也就是說視力已經不是很大阻礙了。“其實,現在至少有一半適齡的人都可以進入民航飛行員訓練了。” 孫小星2011年原創漫畫《畫筆下的記憶-2000年之體檢》 對于十幾歲的孫小星來說,覺得不可思議的除了對私密部位進行檢查,還有就是走鴨步。所有男生全部脫光,雙手放在腦后,蹲下來圍著房間走一圈鴨步,走下來你如果關節或者四肢有問題就會發現。站起來后所有男生都大汗淋漓了,檢查員會湊過來聞體味,把有狐臭體味重的人篩掉。 他高考后就去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習,全國同期的僅200余人,每個人進學校時就已經有指定的航空公司了。在飛院全程都是軍事化管理,6:30出操、踢正步、內務整理、唱歌吃飯,然后才開始正常上課。 孫小星2011年原創漫畫《2001-2003年航校生活》 大二上專業課理論,包括飛行原理、導航、氣象、航空儀表、航空體育……航空體育是最要命的。這門課有三大器械:固滾、活滾、旋梯,一般人做這些運動是會吐的,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也不例外。旋梯是最刺激的,人站在上面360°旋轉,轉得像風扇一樣,非常危險,早些年還出過意外事故造成死亡。 大三進入專業飛行訓練,他換上一身綠皮衣制服,雖然自嘲像個修自行車的師傅,但當時身穿綠皮衣意味著可以真正摸飛機了,是很榮譽的。 在學校時一身綠皮衣制服的孫小星 這個過程里最重要的是13小時篩選檢查,它決定你能不能成為一名飛行員。不同人駕駛飛機會表現出不同特征,有人過于緊張,可能會喪失基本判斷能力,這樣的人是不太適合做飛行員的。他自己剛開始也不免會比較緊張,但很快就調整過來了,后來還成了飛行組小組長。 13小時檢查通過后將進入第一次單人單飛。換而言之,沒有教練在旁邊了,必須獨立完成起飛落地?!巴瓿捎柧毑⑼ㄟ^考核后,你便可以取得商業執照。憑這個執照,你可以參加商業飛行,但還不能擔任大型民用運輸機的機長?!?/p> 大四他回到學校參加諸多考試,比如航線運輸執照理論部分、ICAO民航專業英語等級測試等等。其中最難的是ICAO民航專業英語等級測試,雖說是英語,但又跟日常英語大不一樣,這是一種基于英語的人造語言,專為全球空地無線電通訊而設置。 “比如管制員讓你飛往名叫[happy]的導航點,他或許不會說飛去h-a-p-p-y點,而是飛往hotel-alpha-papa-papa-yankee。再比如‘taxi to xxx’,在民航專業英語里是,taxi指的是飛機在地面滑行,并不是打的士?!?/p> 2005年孫小星畢業后趕上民航大發展,整體環境很利于年輕飛行員成長,于是他28歲就成為了機長。 他作為見習副駕駛飛的第一條航線是成都至貴陽,當時資深副駕駛員交給他一些文件,他看完后稀里糊涂就扔了,后來才知道那是要隨機帶回的重要資料。 “這種情況很正常,剛畢業的年輕人對于航線運行肯定很不熟悉,要在觀察員座位上向老機長認真地學習,通過層層考核才有機會正式操縱飛機。飛行是很慎重的事情,航空公司不會讓沒有經驗的年輕飛行員擔任重要職位,因為任何失誤都會帶來安全隱患。” 飛行小時過萬的資深機長,孫小星太清楚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飛機出事故的概率跟汽車相比太低了。“家人最初非常擔心我安全,我一飛航班就緊張,現在根本不管我了?!?/p> 民航沿用了海事傳統,把標識放在制服袖子上,飛行員有三道杠,機長則會變成四道杠。這三道杠每一條都是有意義的,代表著專業Profession,知識Knowledge,飛行技術Flying skill,機長多的那一道杠是責任Responsibility。 成為一名機長,除了考試還需要通過答辯。審查員都是特別資深的飛行干部,現場問的問題也會非常刁鉆。他們或許會問:“某機場塔臺有多高?”孫小星相信大多數飛行員都不能準確背出答案,因為答案也確實不重要。審查員更看重的是,這名飛行員在任何情形下,是否能保持鎮定和從容。 飛行員有很多執照,除了運輸執照,還有應急生存訓練執照、危險品運輸執照等等?!澳愕脦н@么厚一疊執照,才能上去駕駛飛機。為什么我說飛機那么安全?是因為很多專業有經驗的人,在同時努力保證所有乘客安全。” 他主要飛歐洲、亞洲、澳洲國外航線和一些國內航線,就個人而言,他認為國內較難飛的機場是拉薩,國外較難飛的機場是加德滿都。 俯瞰拉薩天路 加德滿都 “尼泊爾是山地之國,加德滿都又在喜馬拉雅山腳下,所以該機場設定的飛行程序與平原機場有很大不同。欣賞過珠穆朗瑪峰以后,我們將用超乎尋常的下降速度奔向機場,想想也夠驚心動魄……” 孫小星作為飛行員,最害怕的是低空風切變。“飛機和鯊魚一樣,鯊魚是史前魚類,腮不能動,必須保持充足游動,才能讓水流入腮里獲得氧氣,停下來就沒法呼吸。飛機也是必須要保持相當大的速度,機翼才會起作用,才能飛起來?!?/p> 他在米蘭遇到過低空風切變,因為米蘭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當氣流越過阿爾卑斯山就會急轉直下,跟過山車一樣的。落地前,由于氣流的突變,飛機速度急劇下降,激活低能量警報。此刻,機翼仿佛不是機翼,而是沉重的板磚,好在最后他處置得當,化險為夷。 孫小星原創漫畫《雷雨下微下擊暴流》 飛行員最辛苦的就是熬夜,這也是全世界都沒法解決的疑難問題。讓他最抓狂的是,身體結構在睡覺的時候,必須保持清醒盯著儀表,只能喝咖啡調節,絕對不能睡著。飛的時候除了有時差和季節差,還有磁場差,這是相當影響身體的。 “前段時間我讀了本書,作者是日本皇室御用機長。這位老人63歲退休后,寫了這本書來回憶自己職業生涯。但他65歲就去世了。”這樣的現象在飛行員里很常見,他有位前輩師長退休后也是只過了兩年就走了。飛行員這個職業雖然工資高,但確確實實透支了自己的身體。 他所在的航空公司有個航班叫“妻離子散班”,飛馬德里-圣保羅,整整15天在外。大年夜他飛越了成都的上空,萬家燈火,但是卻無法回家,這個工作沒有辦法長時間陪伴家人。還好這么多年妻子能理解他,有時候小小星也會問:“爸爸什么時候回來?”因此落地以后,他盡可能把時間留給家人。 機長再往上就是飛行教員,孫小星現在就是飛行教員,除了機長本身的工作還要負責飛行教學。他看過無數的日月星辰、山川大海,這也是這份職業辛苦之余的快樂。那么多地方若論喜歡,國外他喜歡法蘭克福,國內他最喜歡的還是故鄉成都。 孫小星和作家喬治·馬丁合照 他很羨慕別人發朋友圈說用什么打發時間,他忙得時間根本不夠,但他覺得這樣狀態也挺好的,既忙碌又充實。雖然做科普畫畫時間很少,但他還是盡量堅持熱愛,會一直做下去,對此他并不著急。 最終的想法是把他所經歷的故事都畫出來,用漫畫傳達人生感悟。“那我估計得退休之后,才能實現了?!?/p> 一起再看看孫小星機長的漫畫吧~ 眾所周知,乘機旅行具有無以倫比的安全性。但是對于我們機組成員,與安全相關的準備工作一點不能馬虎, 而在飛機起飛落地前打開所有舷窗的遮光板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似乎有點難于理解~遮光板和安全有什么關系嗎?要知道窗外的太陽可曬人了,具體還有什么關系一起來看看漫畫吧! 文字|林投 編輯|棐溪、林投 設計|蔣莉 圖片丨視覺中國、受訪者提供 監制丨王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