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從業人員的工資真的不高,所謂年薪百萬就跟你買車時候跟你扯百公里4升油一樣,都是極端理想化的例子。空姐和副駕駛的工資可能不如你。 飛行員如果面臨停飛,那可就什么都沒有了。停飛原因可以有很多,技術停飛,健康停飛,作風停飛,紀律停飛等等。因為飛行員的底工資其實并不高,所以一旦停飛,消費習慣和消費慣性又擺在那兒,所以生活會突然變得很難。這就是為什么我會有滴滴司機的身份。 在作息混亂的情況下保持體形很難,所以并不是只要是飛行員就是沖上云霄里面的那種造型,你可能會更容易看到中年油膩男。(我這種肥而不膩的才是奇貨可居好么) 民航工作人員是弱勢群體。聽起來有點扯,但是航空公司往往是可以直接踐踏《勞動法》來干涉民航人員的就業的。同樣的,在現有的氛圍中,民航法規定的不能占用休息期來進行開會或者培訓,基本上是一紙空文。 世界上含金量比較高的三種執照分別是美國FAA,澳洲的CASA,歐洲的EASA,中國CAAC的執照從理論上來講,是支持飛行員出國去飛的,但是問題就出在你在就職的時候,接收你的民航機構需要驗證你在之前國家飛行的經歷時間,就會給當局發去一個認證函,正常程序是當局收到函之后回復,然后就可以正常接收了,但是我國民航局從建國到現在從來沒有回復過一封認證函。 能在外國航司去飛的飛行員通常都是自費學飛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進行經歷小時的累積,以及機型的改裝。 澳洲學習飛行是可以參加技術移民的,美國則不行,加拿大似乎也有相應的政策可以留下來。 每個國家的民航運行氛圍都不同,有的國家特別好,吃穿住行,孩子教育,家屬補助都有,有的國家則不行,中國算中等。 很多老外來中國淘金,是因為國內給老外機長開的工資條件很不錯,比中方自己的機長高多了,但是很多老外的技術確實很爛。 在航空公司上班不代表你可以隨便買到便宜的票,就算有也是有很多限制的,不是每個人都能用。 長得特別漂亮或者特別丑的空姐都不能惹。 中國的民航運行環境是世界上最嚴厲的,處罰力度也最大。動輒打回原形武功盡廢。 飛機上的餐食是做好之后急速降溫保存,之后再在飛機上二次加熱給你吃的,所以很難吃。機組的也是這樣。飛行員在飛機上進食有專門的要求,理論上來說是不能同時進餐的,兩個人用餐間隔要在30分鐘以上,以免發生食物中毒飛行員同時失能。(不知道為什么會想起古時候給皇帝試毒的太監) 吃飯的時候,空客飛機的飛行員有小桌板,波音737的則只能把餐盤放在大腿上(其他機型不知道),所以有人戲謔說看褲腿就能看出飛行員飛的是飛波音還是空客,因為波音飛行員的褲腿會反射油光。 波音的操縱桿在兩腿中間,空客的在側邊,所以波音的粉絲經常嘲笑空客說空客是nothing between their legs。 有很多人假裝飛行員騙財騙色,不勝枚舉,抖音上的飛行員基本上都是假的,看了那么久,也就看到過一兩個是真飛的抖音er。當然假裝空姐賣Y的也有。 沒有人希望延誤,尤其是一線員工,巴不得趕緊把飛機送走下班,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航空公司騙人”的說法。 延誤的時候如果出現“流量控制”,那就變成了玄學了,可能的含義有真正的航路有限制,其他用戶占用空域(一般是部隊),機場因為神奇的原因不接受飛機(不可說),軍演,等待VVIP登機等等。 VVIP乘坐的航班是可以優先插隊起飛的。 成都雙流機場的地面保障頻率里面,四川重慶本地人都說方言。 國內的模擬機訓練堪稱殘酷,經常會出復合故障,在你單發的時候雙液壓故障,極限側風加低能見什么外加原始導航什么的,你去落吧。飛行學員在初始改裝的時候就要飛雙液壓失效,好多國外的飛行員一輩子都沒飛過這個。難怪有飛機制造商來看了中國飛行員的模擬機之后說了兩句話:1.你們太不相信我們的飛機了。2.如果奧運會有模擬機,中國人肯定是冠軍。 駕駛艙門可以防御輕武器。 至今FAA和CAAC沒有禁止飛行員在飛機上吸煙,禁止飛行員吸煙的條款通常都是由航空公司發布的。 夜間在積雨云里面飛行,如果電荷積累太多,就能在風擋玻璃上看到窗電弧,如下圖。 飛行員出去飛的時候經常會在外地過夜,都是住酒店,每個航空公司在各個城市的駐地都不一樣,酒店標準從招待所到五星級不等。 如果出現空難,坐在飛機前后兩端的生還率是最高的。 有的飛機的滑梯其實也是救生筏,可以在上面支個帳篷出來,求生設備基本上都有。 飛機設置好了之后,在正常情況下可以自動落地的。 管制員和飛行員在陸空對話的時候會互相騙,都是雙方心知肚明的套路。“XXXX,現在速度減小10節”“收到”然后機組象征性的摸一下FCU。過一會再問“XXXX,你減速了么?”“減了呀,嘻嘻”(調皮) 員工罵公司很正常,包括飛行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的航空公司就開始聽駕駛艙錄音,全程聽,說的是為了保證SOP落實,實際上也就是看看你們誰腦有反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所以后來飛行員都在機組車上罵公司。 有的乘務員之所以去掙那點工資是因為其實賣原味絲襪或者制服掙的錢比自己的工資高多了。畢竟身份不一樣。 飛行員和空姐在一起的幾率其實不大,因為要是兩個人都飛,一個月都見不到面的情況都有,有損兩人之間的感情。 坐飛機的時候別打開窗板一直盯著外面看,輻射很大的,觀賞窗板安心睡覺,反正也缺氧。 有的航空公司拿承包小時數,比如A地飛B地,公司給你定只要你飛了就給你2小時的小時費,所以你飛個1小時50分,或者2小時10分,都是一樣的錢,這樣的公司就會盡快飛。但是有的公司按照實際小時數拿錢,飛機則會在天上慢悠悠的飛,管制員也很頭疼。 不過實際上無論飛大速度還是小速度,只要是按照原航路,沒有出現直飛,那基本上國內航班很難產生5分鐘以上的空中時間差異。 有些機場的導航系統會故意做偏一點,尤其是非精密進近的時候,導航臺的航跡和實際跑道航跡偏個5°很正常。尤其是軍民合用機場。說是處于軍事目的考慮,實際上就是自欺欺人吧。 貴陽機場有個女管制員是個段子手,吐槽量全國領先,很多飛行員(比如我)都喜歡聽她在頻率里面進行群嘲,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 北京首都機場的滑行道是我見過最爛的滑行道,各種坑坑洼洼,而且首都機場特別大,有的時候飛機多了,在地面滑個一個小時很正常。心疼我的膀胱。 西安機場的滑行道是個U字形,所以有的時候從這頭滑到那頭也是累,感覺跟開了一段長途似得(夸張了)。本身西安是想修成類似廣州那種,一個口字型的滑行道就方便了,結果在修最后一截的時候不知道地里挖出了什么寶貝,后來就開不了工了……還不如修成工字形的呢……曾經啟動之前想上廁所,然后在地面滑滑滑,起飛之后又雷雨繞飛,一泡尿憋了將近50分鐘。心疼我的膀胱。 飛機門關好了之后就預位了,直接去開飛機門會讓滑梯自動充氣彈出去,力量很大,彈死個人都沒問題,而且回收成本很高。 飛機落地之后,需要廊橋或者客梯車 擺渡車,機務,地服才能完成進位,開門,下客這一套程序,缺一不可,所以如果飛機備降,當地保障沒有準備好,那乘客一兩個小時下不了飛機都很正常。因為湊不齊人。 飛行員飛多了之后多半有點腰椎間盤突出,有的人的發際線明顯看出來如潮水一般的褪去。 在所有民航相關行業中,飛行算是比較好的了。雖然福利不太行但是至少工資還是能和國外的飛行員差不多的。之所以顯示出優勢并不是因為飛行拿得多,而是因為其他的工種工資差太多。 在民航一線工種上,飛行,乘務,機務,地服,簽派,貨運,塔臺,地服細分很多,他們有的時候互相配合,有的時候互相推諉,說話都是有講究的。其中以飛行為中樞展開的最多,比如“機長,您看上不上客?”“機長,您看這個飛機能走么?”不能隨便答應,答應了是要負責的,所以在拿不準的情況下飛行的會把皮球反推回去,比如“這種情況應該幾點上客就上”“手冊規定這個飛機能不能走?”倒不是因為推卸責任,而是中國民航,尤其是某些公司對于責任追究太過嚴厲,員工個人承擔不起。 飛機上的雷達,如果在地面上開,能把人照死。 飛機上的輻射比核電站還高,有人用蓋革計數器統計過,別杠。 飛機上的飲用水都是用礦泉水燒的,不是用的飛機水箱里的水,飛機的水箱常年不清洗,天知道里面有什么。反正我不會用那個水來洗臉的,這張臉雖然不好看,但是我還要。 有的航線其實是虧錢的,但是航空公司也會去飛,通常這些航線都是小城市,小城市會為了拉動經濟主動補貼航空公司。 航線申請很難,城市,時刻什么的都有講究,這個不太好往深了說,所以有的航線航空公司好不容易拿到了,就算虧錢也會繼續經營下去。 維珍航空的老板因為打賭輸了,曾經在自己公司的航班上穿女裝給乘客服務。當然,不是那種服務。 荷蘭現在的國王是荷蘭皇家航空的副駕駛。 飛海岸線離國境線比較近的地方有的時候能聽到頻率里面解放軍喊話,大概就是說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啥的,中英文交替喊。 飛行員即便是要在駕駛艙打架,都要先做完檢查單。大概的畫面就是兩個人冷著臉很嚴肅的做完所有的程序,然后做完停機檢查單,互相喊話交叉檢查完畢之后,扔下檢查單就開干,很有喜感。 以前有副駕駛惹機長生氣了,直接在外站的時候把副駕駛攆下飛機的。副駕駛只有自己買票回家。 感冒了坐飛機會加重病情。 有的飛行員有飛機執照,但是沒有汽車駕照,而且他們有的考汽車駕照還會很笨。 中國的飛行員很多時候不會從候機樓去上飛機,都是有專門的員工通道,沒人喜歡戴帽子,有些飛行員進了駕駛艙就會把領帶都摘掉,但是如果被領導發現了會說你作風有問題。 很多人不相信飛機上的坐便器,所以,即使飛機洗手間里面有專門的墊圈紙,他們也會蹲在馬桶上排泄,如果不是乘務員們定時進去清理,那場面會很令人發指。 很多時候飛機落地都是靠副駕駛操縱的,除非副駕駛的級別很低,或者當地機場是特殊機場有操作限制,或者天氣不好。 暫時就想到那么多,想到了再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