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航空科學技術發展論壇之先進飛行器布局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官方媒體的消息稱,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吳希明和與會單位的專家分別作專題報告,內容涉及高速直升機、下一代作戰飛機、未來飛行器氣動布局、超聲速飛翼布局、分布式電推進水上飛機、未來新概念民機等。 這則報道說明,中國的航空工業部門正在積極探索航空科學技術領域最具發展潛力的前沿和基礎技術,而上述提到的高速直升機等6個研究方向涉及的相關技術甚至型號,極有可能會在中國的下一代軍用飛機中發揮重要作用。 早在2013年,直-10武裝直升機總設計師吳希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高速特性將是下一代武裝直升機的關鍵指標。近年來,航空強國的新構型技術驗證機連續突破現役直升機的速度限制,400公里/小時以上的高速已成為下一代直升機的技術制高點,世界各國在相應領域的技術競爭幾乎達到了白熱化階段,中國在此方面顯然也要占有一席之地。 美國的S-97高速直升機已經在2015年首飛,設計時速高達480公里 在固定翼戰斗機方面,除了美國的F-22 、F-35之外,俄羅斯、中國的T-50、F-22也緊隨其后即將服役,第五代戰斗機的研制對于牢牢把握絕對制空權的影響正在降低。從公開資料來看,包括中國在內的各航空強國,在第六代戰斗機方面的研發已經悄然起步,2030 年前后空中優勢的爭奪戰已經打響。 在下一代作戰飛機中,飛翼布局的無人機是重要方案之一 而說到下一代作戰飛機,就不得不考慮到未來飛行器氣動布局以及超聲速飛翼布局這個對中國來說已經比較現實的問題。眾所周知,飛翼布局在隱身、載重等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但在氣動效率方面并沒有什么突破,如果需要超音速或低空突防,現有的飛翼布局就辦不到了。不過飛翼布局和超音速并非是天生對立似的,目前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正在圍繞超音速飛翼展開,飛翼布局超音速的問題很有可能出現相關的解決方案。對于中國來說,已經研制出了“利劍”等多種型號的飛翼布局固定翼飛機,如果能夠在超聲速飛翼布局上有所突破,對于中國空中力量的提升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NASA的X-57分布式電推進技術驗證機 對于“電推”比較熟悉的很多網友來說,這一技術好像一直都是用在艦艇方面的。其實,越來越多的航空制造商和運營商已經將目光聚焦于分布式混合電推進系統技術上,與傳統的動力推進相比,分布式混合電推進系統改善了原有飛機氣動結構、大幅提高等效涵道比、降低油耗及減少噪聲和排放。尤其是“電推飛機”低阻力的氣動外形、高能效的推進系統對于軍用小型無人飛行器或大型運輸機來說更具應用價值。目前,美國的NASA、波音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和普惠公司,以及歐洲空客集團、德國西門子公司和英國羅羅公司,都已在政府支持的科研計劃中協作開展了航空分布式混合電推進系統研究。 在2011年的巴黎航展上,歐洲EADS集團推出的全電推進飛行器概念方案 也就是說,美、歐政府都在將分布式混合電推進系統視為有潛力在2030年后投入使用的、極有前景的民機動力解決方案,并正在組織飛機系統集成商和動力廠商積極開展探索和預研。所以,中國的先進飛行器布局研討會上,提到分布式電推進水上飛機、未來新概念民機這2個方向,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官方媒體關于此次先進飛行器布局研討會的報道還稱,航空主機所、中國商飛北研中心、西工大、南航、清華大學、航天一院以及航空研究院本部、成員單位的70余位領導和專家參加了會議。 NASA資助的一個超音速飛行器方案,采用了獨特的“雙飛翼”布局 本文未經“迷彩派”許可禁止轉載。如果您想每天都獲得新鮮熱辣的軍事資訊,參與更多互動,歡迎搜索并關注“迷彩派”微信服務號:micaipai,或者“迷彩防務”微信訂閱號:mcpm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