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月早些時候,解放軍網絡宣傳微博“鈞正平”發文表示,應鼓勵軍事類游戲健康發展!文中還特別指出,“優秀的軍事游戲可以起到普及國防軍事知識,甚至模擬軍事訓練的作用,國外對此有很多成功的先例。” 伴隨著玩家、媒體相繼轉發,這條微博在游戲圈內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當然,在眾多的聲音當中,也有不少人發出了疑惑:玩游戲和國防軍事之間,究竟有什么聯系? 但事實上,游戲與軍事之間的聯系,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深得多…… 游戲對于軍事意味著什么?不久前,模擬軍事游戲《戰爭雷霆》就曾傳出爆炸性新聞:韓國陸軍第三裝甲旅竟然通過《戰爭雷霆》,進行裝甲連的指揮模擬訓練! 和大多數使用美械的韓軍不同,第三裝甲旅在冷戰后大量購買并裝備了俄制T-80U主戰坦克和BMP-3步兵戰車。由于裝備的特殊性,第三裝甲旅一直嘗試尋找新的訓練方式,以降低損耗率——同樣擁有T-80U和BMP-3的《戰爭雷霆》,其數據和性能也基本與現實相當,因此成為韓國陸軍第三裝甲旅的首選。 無獨有偶,就在去年中旬的時候,美軍也被爆料通過《戰爭雷霆》進行訓練。不過相比于美軍,韓軍的保密工作顯然做得有些不太及格,《戰爭雷霆》的中國玩家對韓國軍方的游戲賬號進行大規模檢索和信息收集,并迅速鎖定了后者在游戲內的聯動。 很快,這些韓軍賬號就被送上“死亡名單”,獵殺他們并在微博、貼吧曬出戰績,成為中國玩家的樂趣之一。不過,即便是中國玩家們瘋狂地送上熱情款待,但極具專業軍事素養的韓軍士兵,在游戲中展示出了極為恐怖的統治力。 從表面上看,大多數人對這條新聞只是一笑置之。但實際上,新聞背后所蘊含的意義,卻不容我們小覷: 首先,不論美軍還是韓軍,都意識到了《戰爭雷霆》等游戲作品,在軍事層面的實用價值?;蛟S虛擬與真實的戰場之間,存在著太多的不同,但借助于游戲的沉浸體驗,士兵能夠在避免裝備損耗的前提下,進行更加高效的戰術和配合演練。 其次,無人化是未來戰爭的發展趨勢,近年來無數場戰爭都證明了無人機的重要地位。習慣于游戲操作的玩家,只需經過簡單的培訓,就能熟練操作無人載具并執行簡單任務。有意思的是,這方面各國軍隊都已經展開了嘗試。 2020年3月,央視曾經報道過這樣一條新聞,CS/AA5無人炮塔的操作系統,包括成像、控制、傳感等功能已經全部實現數字化。為了方便士兵操作,火炮的使用方式則充分借鑒了電子游戲的方式,通過一塊大屏幕和手柄就能完成控制。不僅如此,有關于無人坦克研發的新聞,更是屢屢見諸于媒體。 對于工業產值全球第一的中國而言,我們絲毫不用懷疑武器裝備的生產速度,但關鍵在于專業人才的稀缺。所以我們不妨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未來真的面臨緊急情況,熱衷于軍事游戲的中國玩家,將會是無人裝備操控的重要預備力量。而且相比于普通玩家,軍事游戲愛好者們更加熟悉現代戰場,能更快理解戰術目的和敵我態勢。 綜上所述,軍事游戲對于國防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我們需要優秀的國產游戲呢? 國產軍事游戲意味著什么?必須要承認,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甚至是一直到今天為止,絕大多數優秀的軍事游戲,基本上都出自海外開發者之手。這就導致一個很明顯的問題,中國玩家是否能對我們國家的國防軍事發展有深刻理解,又是否能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引導? 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即便是《戰艦世界》、《使命召喚》和《戰地》系列這種偏娛樂性質的軍事游戲,其核心價值觀也基本上以西方為主。這就意味著,不論是二戰還是現代戰爭為背景舞臺,海外作品幾乎都沒有我們自己的英雄出現。 從新中國誕生以來,無數的戰斗英雄相繼涌現,這些故事都是極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一部優秀的國產軍事游戲,能讓年輕玩家在虛擬的世界里重返曾經的崢嶸歲月,與那些名垂青史的英雄們并肩作戰,捍衛共和國的榮耀與尊嚴。 除了歷史,類似《逃離塔科夫》、《戰爭雷霆》這些偏擬真的游戲,其實也是很好了解軍事武器、基本戰術的重要窗口。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逃離塔科夫》的游戲里,玩家能夠對武器進行個性化改造。但和市面上大多數作品不同,《逃離塔科夫》的武器改造并非簡單的堆疊零件,而是需要對軍事知識有一定的理解:槍械導軌不符合尺寸無法使用、瞄準器沒有導軌不能安裝、子彈除了口徑還要注意全彈長度…… 不僅如此,即便是身穿全套的高級裝備,玩家如果貿然進入戰場,就有可能失去一切。正確的做法是,參考現實中的步兵戰術,與隊友合作穩扎穩打。畢竟在《逃離塔科夫》當中,玩家不可能像“超級英雄”那樣亂跑亂打,不同器官受傷之后都會有類似現實中的影響,例如腿部中彈就只能一瘸一拐的移動。 即便不是硬核游戲,哪怕是《穿越火線》這樣的快節奏網游,也有機會成為無數玩家的軍事啟蒙作品。事實上,我身邊很多參軍歸來的朋友,當初決心踏入行伍的原因,就是因為《穿越火線》激發了他們對于軍事的向往與熱愛。 再說說引得多支軍隊關注的《戰爭雷霆》,游戲玩法以載具對抗為主,登場載具涵蓋全球多個國家的海陸空三軍裝備。近年來,游戲的載具時間跨度也從二戰延伸至現代,甚至還有現役載具出現。由于其空地聯動的立體作戰模式,成為目前市場中最接近真實條件的游戲,因此受到了韓軍和美軍的重視。 而前文我們提到,中國玩家曾嘗試去圍剿韓軍聯隊,但后者的專業軍事素養,讓無數追獵者鎩羽而歸。這其實也證明,類似于《戰爭雷霆》這樣的游戲中,確實可以有效模擬戰場,并進行針對性的戰術指揮訓練。 遺憾的是,除了早年前轟動一時,但實則品質堪憂的《光榮使命》和《最后一炮》外,我們再也沒有機會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軍事游戲。近年來,雖然也有我軍借助游戲訓練的新聞出現,但戰士們所玩的作品卻是外國人開發的《數字戰斗模擬世界》(DCS),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更關鍵的,一款足夠優秀的國產軍事游戲,也將有助于提升我軍的對外影響力。 讓中國名片走出去作為一名游戲界的老軍迷,不論是早年間的《戰地2》,還是日后的《坦克世界》、《戰艦世界》、《戰爭雷霆》,我都玩了相當長的時間。在十多年的游戲生涯里,我特別注意到一個事實:外服玩家其實也對我們國家的軍事裝備十分感興趣。 記得差不多是十年前,《坦克世界》剛剛加入首輛中國載具59式坦克時,曾在海內外引發了不小的討論。彼時的海外玩家,對于中國軍事力量的認知程度,也基本是局限于此,認為我們的裝備只是單純仿造而已。 在此后的十年里,《坦克世界》和《戰爭雷霆》相繼加入了完整的中國科技樹,全景式地展示了我國國防軍事,從當初的一窮二白僅能仿造,到如今具有強大自研能力,塑造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就在上周,當《戰爭雷霆》宣布將在下版本推出中國99式坦克三期型和強5C攻擊機后,又在玩家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可以說,電子游戲作為當代最受歡迎的娛樂工具,實則也是極為重要文化宣傳載體。而且相比于書包、電視等傳統媒介,游戲與生俱來的沉浸感和互動體驗,便于玩家更好地接觸信息傳播,深入了解開發者想要輸出的內容。 也就是說,借助于電子游戲,我們也可以對外輸出優秀的中國文化,讓海外玩家在不泄密的基礎上,對于中國的國防軍事力量和歷史,有一個更加直觀的了解。取得這樣的效果,或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寓教于樂。而如今隨著中國游戲產業規模快速擴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之后,一定會有足夠優秀的國產軍事游戲走進市場。 那么屏幕前的各位讀者,你最喜歡的軍事游戲又是哪一款呢?或者說,你心目中的優秀國產軍事游戲,應該是什么樣子呢?不妨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一同分享!
|